當家中長輩的駕駛習慣出現改變時,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卻又最關鍵的警示信號。高齡駕駛的行為變化不僅關係到個人安全,更可能影響其他用路人的生命財產安全。
研究顯示,65歲以上駕駛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明顯增加。這並非單純因為年齡增長,而是伴隨老化過程產生的生理機能衰退所導致。視力減退、反應時間延長、判斷力下降等因素,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駕駛能力。
常見的高齡駕駛警訊包括:經常錯過路口或轉彎時機、對交通號誌反應遲緩、夜間駕駛困難、容易在熟悉路段迷路、剎車與油門控制不穩、車速異常緩慢或過快等。這些徵兆往往被家人解釋為「一時疏忽」,卻可能是認知功能開始退化的表現。
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,根據交通部統計,65歲以上持有駕照人數持續攀升。現行法規雖要求75歲以上駕駛每3年換照時需通過體檢與認知功能測試,但許多問題在正式檢測前就已出現。家人應主動觀察長輩的駕駛狀況,及時發現異常。
面對高齡駕駛問題,最重要的是建立家庭溝通機制。許多長輩將駕駛能力與自主權畫上等號,直接剝奪其駕照可能造成心理創傷。建議透過醫師專業評估、逐步減少駕駛頻率、規劃替代交通方案等方式,以溫和手段達成共識。
各縣市也提供高齡駕駛評估服務,包括模擬路考、反應測試等項目。這些評估不僅能客觀檢視駕駛能力,也讓長輩了解自身限制。同時,政府應加速完善公共交通系統,特別是偏鄉地區的無障礙運輸服務,減少高齡者對私人車輛的依賴。
交通安全是全民責任,我們既要保障高齡者的行動自由,也必須維護所有用路人的安全。透過早期發現、專業評估與完善配套,才能建構真正友善高齡的交通環境。
【精選推薦文章】
查詢中壢殯葬公司合法立案名單一覽表
找尋禮儀社,專業禮儀師真誠用心服務!
公司新成立尋找台北記帳士事務所
妥善安排親友往生禮儀葬儀社推薦
神明桌保養方式木材忌潮濕、陽光照射,如置窗旁應設窗簾
帶你了解桃園殯葬公司的送行者人生